波司登品牌重塑第三年:营收增速放缓、应收账款大幅攀升,多元业务贡献有限


今年冬天,寒流提前“上线”,各类冬衣也纷纷开启热卖模式。

作为国产羽绒服的“头牌”,波司登一直被外界关注。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双十一期间波司登在天猫服饰品牌销售榜排名中,分别继续蝉联服饰行业第二名及中国服饰品牌第一名,同时在天猫服饰商家自播排名中获得全服饰行业第一。

数据很漂亮,但外界更希望能够看到这些数据背后的情况。

分析波司登近年来财务变化,根据公开信息,2018年以来波司登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花重金营销重塑品牌;二是尝试走多元化道路。目前却呈现的是:营收增速放缓,营销费用继续上升,而多元化业务对业绩的贡献仍不明显。

营收增速放缓

去年冬天,波司登铺天盖地的平面广告一度在社交网络上“刷屏”。

以往在大众脑海中和“洋气”完全不沾边的品牌,却突然开始了国际走秀、发布国际设计师联名款,开始在年轻化、时尚化上频频发力。

根据公开信息,波司登在羽绒服品牌建设上的转型始于2017年。当时,公司找到了专业咨询机构来为自己从传播、设计、渠道三个层面制定发展战略,包括强化品牌认知、提升品牌形象等等。2018年,公司开始出现在全球各大时装秀上,算是正式重塑品牌调性。

应该说,无论是从口碑、还是业绩来看,波司登这次对品牌的“重塑”都颇具成效。从17/18财年到19/20财年,波司登营业收入分别为88.81亿元、103.83亿元、121.9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91%、17.41%,对应归属净利润6.15亿元、9.81亿元与12.03亿元。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由5年前的45.1%提升至55%。

但在今年,波司登的增长却出现了明显的放缓现象。根据20/21财年上半年业绩披露,公司在今年4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46.61亿元,同比仅增长5.1%。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8.8%。

与公司放缓的营收增速相对立的,却是公司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根据财报,波司登19/20财年的销售及分销开支42.76亿元,同比增长24.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5.08%。而在今年4月-9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去年同期的11.19亿元上升至12.09亿元,同比进一步增长8%,占到了当期营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应收款项大幅攀升

除去业绩增长上的放缓,波司登在最新财报中暴露出的财务情况值得重视。

根据财报,波司登在今年4月-9月的融资成本有所抬升,从1.01亿元增加至1.22亿元。这也导致了公司的融资(成本)/收入净额从去年同期的851.9万元变为-1864.8万元。其中,融资成本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波司登产生了3227.7万元的汇兑损失,而在去年时则没有出现。

同时,在波司登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司的无形资产及商誉高达16.36亿元,与前一年度基本持平。这一数字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近10%,且已经超过了公司目前的全年净利润,未来如果出现品牌价值的降低,则会给业绩埋下隐患。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4月-9月波司登的营收增长并不明显,但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却大幅攀升,从今年3月末的11.97亿元增至9月末的38.17亿元,增长超过两倍。

应收款项的大幅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波司登对于下游渠道的赊销行为可能正在加剧,另一方面则无疑会损害公司的现金流表现。

多元化业务业绩贡献有限

尽管羽绒服的销售节节攀升,但对公司来说,过去两个财年占比超过70%的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也让波司登一直想摆脱对单一品牌依赖。

于是,可以看到,除了贴牌加工管理业务外,波司登也开始主推女装业务与多元化服装业务,形成了包括杰西、帮宝在内的一系列品牌矩阵。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公司的品牌多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20/21财年上半年财报,公司的多元化服装业务仅产生了0.31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微乎其微。与此同时,在这一业务上,公司还发生了0.14亿元的亏损。

而在女装业务上,公司虽然保持着盈利,但在去年时曾经计提过一笔4800万元的女装商誉减值亏损。(本文转载自飞鱼财经)

微信扫码打赏该作者 微信打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