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盟遭遇发展“阵痛”、营收利润双降,孙涛勇做错了什么?
9月16日,港股微盟集团发布2022财年中报。公司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同比下降34.96%,归属母公司净亏损6.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9.11%,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
据筷玩思维了解,这已经不是微盟第一次在财报中表现差强人意。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3年的微盟是中小企业云端商业及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法定代表人/创始人为孙涛勇,与其它平台不同的特点是,微盟依托于腾讯社交网络服务平台。2013年微信刚刚开始崛起,此时的微盟最初向利用微信接触客户的中小型商家销售客户关系管理软件。2016年,它又推出了帮助商家获得和留住客户的数字营销工具。
但即使如此占据了天时地利,在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后,微盟开始不断亏损。
在较好的财务报告背后,微盟首先遭遇了A股上市的失败,然后转入香港股市。在香港股市,其股票价格的表现也一直低迷,甚至“跳水”连连。不得不说,微盟的运作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微盟亏损意味着它正在迅速烧钱,尽管去年5月通过出售可转换债券筹集了6亿美元,为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缓冲。不过,它的现金储备从去年6月底的49亿元迅速下降到年底的38亿元。从这个角度看,现金对它来说似乎不是问题,因为如果有必要,它可以很容易地筹集更多资金。但如果该公司继续亏损,投资者可能会逐渐失去耐心。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亏损的真正原因。2021年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上关于微盟的投诉不断,大量用户称商城功能问题不断,无法交付使用致客户巨大损失。微盟似乎更想力图讨好于资本方、在新用户增长数上发力,而对于既有用户则似乎没有那么上心。
甘肃王女士称,自己于3月13日跟微盟达成协议签订合同并支付了2000元订金制作网络销售蔬菜的小程序,并商定尾款小程序使用没问题后在4月15日左右支付。在25日交付使用后发现后台不符合要求,多次和技术部门沟通还不能解决问题,微盟公司不顾及后台不完善、技术不过关的的情况,一味催要尾款,并于4月11日突然关停小程序后台,致使公司损失巨大。
这只是众多微盟用户企业的一个缩影,除了催款不成就关停的离奇操作,微盟还存在涉嫌退款问题、售后服务、虚假促销、货不对版、退店保证金不退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微盟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依然无法回避。
近几年,有媒体不断曝出,电数宝、黑猫投诉、电诉宝平台上针对微盟的投诉不断。具体包括不按合同约定退款、货不对版、退店保证金不退还等,因过投诉事件频繁发生,微盟被电诉宝最新评级为“谨慎下单”。
为什么针对微盟的投诉率久高不下?原因基于两点:1)、微盟本身的代理商制度和营销方式;2)、资本及平台的压力。
微盟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显示其营利双降,且毛利率大幅下滑、核心盈利能力走低。据报告显示,微盟上半年录得营业收入为9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2%;录得经营亏损6.5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7.6%;经调整净亏损为5.6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99.2%;录得毛利为5.98亿元,同比下降21.4%。
股价“跳水”的背后折射出微盟收入增长的乏力,也暴露了微盟对腾讯过度依赖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同时,SaaS行业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微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从经营数据来看,微盟上半年属于营利双降,且亏损程度翻倍扩大。其实往前来看,除了2017年与2019年实现微利之外,微盟几乎一直在亏损漩涡中挣扎。
根据微盟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微盟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向国内企业和广告商销售SaaS产品和精准营销,而其它业务带来的营收只是徒有其名。
微盟的SaaS产品主要包括商业云、营销云和销售云,收入来源于全国的付费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微盟用户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增长率却在下降。
看看微盟在过往三年的收入与投入,微盟几乎将其一半的收入作为销售成本,通过覆盖式营销获取增量的订单。2018、2019、2020年微盟的销售费用在总收入的占比分别为52%、49.9%、49%。
销售是最终目标,但过程中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目标则是必由之路,不达到这里,想要绕弯达到终点,就算成功,也只会最后被市场的裁判剥夺成绩。
微盟在成立之初,就将美国的SaaS头部品牌Salesforce作为对标,但时至今日现实依然是:相对于美国SaaS公司,中国SaaS公司的能力和经验还存在巨大差距,且正是在产品、客户成功、生态等诸多环节的差距。
而在销售上的领先优势,因为业态长尾的属性导致不能持久。为了获得更多新客户,销售成本激增,微盟2021年销售成本为11.7亿元,销售及分销开支高达17.1亿元,同比2020年的9.19亿元暴增87%,销售成本的增幅远超营收增幅的36.4%。
如此暴增的销售开支一定程度上说明,营收的增长和大客户的增加都是依靠高昂的市场推广和广告带来的。这就存在着用户是否续约的问题,毕竟微盟并不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相同服务的企业。
在任何服务领域,得用户者得天下。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尤其SaaS领域,大部分用户都是中小微企业,本身资金并不充裕,更重视产品性价比、体验度。目前看微盟研发投入成本、销售成本大,想持续盈利就要用特色产品、品质口碑吸引用户,用规模效应来打造护城河。
以Salesforce为例,2017年其就已实现盈利、市值更高达2400多亿美金,一个根本考量即是用户粘性。
所以,无论微盟还是与它极为相似的有赞,其所采用的订阅制收费模式由于前期开发成本企业要一次性付出,不同于传统公司的项目制收费模式,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因此更怕流失率高硬伤。大部分SaaS服务商都有这样的发展阵痛,如何应对就是问题关键。
与增值服务、SaaS、消费服务、PaaS四大业务体系相比,微盟SaaS产品增长乏力,或者说已触及行业的顶峰,如果不能在核心业务上提高用户粘性,增长就会陷入全面停滞。
微盟的精准营销业务也面临着广告商流失的问题。
微盟依靠腾讯平台和服务开展业务,如果腾讯失去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或者腾讯云数据和托管服务无法正常运行,这无疑肯定会对微盟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微盟最不愿看到的,但从当下来看,依托追求高增长来吸引资本的微盟,似乎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来阻止这一切。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