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超标1400倍,名创优品名不副实刷新冲刺IPO记录?
9月24日,名创优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招股书,拟于纽交所上市,代码为MNSO。然而就在上市消息传出前一天,名创优品又因商品质量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其旗下一款指甲油被检测出致癌物,而涉事店铺店长则将“锅”甩给了供应商。
名创优品这样的回应明显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尤其是在即将赴美IPO的关键时间点,名创优品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寻求更大价值的同时,更应思考的是如何对得起“优品”二字。
低配版MUJI?撕不掉的“山寨”标签
名创优品自诞生之初便有着无印良品(MUJI)的影子,无论是其红色logo、门店的风格还是商品的外观以及“日本进口”的标识,与MUJI都存在着大量“雷同”之处。
坊间流传的故事是,2013年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日本旅行时发现,当地许多生活家居专营店销售的日用百货不仅质量好、外观设计美观,而且大多数为中国制造,叶国富也因此获得灵感,同年在广州开设了名创优品的第一家店铺。7年时间过去,目前名创优品在全球已经超过4200家门店,与MUJI类似,名创优品商品设计简洁,门店开设位置也多为核心商圈,不同的则是商品的价格相较于MUJI低廉了许多,名创优品也因此被贴上了“低配MUJI”的标签。
低价并没有将消费者拒之门外,反而将名创优品的年营收推向百亿规模。招股书显示,2019财年名创优品收入为93.94亿元;2020财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仍取得了89.79亿元的年收入。
低价的另一面则是逃不掉的山寨争议,鳌头财经了解到,目前名创优品拥有8000个核心SKU,绝大多数为自有品牌,最近一个财年平均每月推出600多个SKU。而在品类如此众多的产品中,不少产品被质疑抄袭,甚至引起诉讼。
鳌头财经查询天眼查发现,名创优品运营主体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法律诉讼多达31项,其中大多与知识产权有关,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著作权、侵害发明专利权的案由不一而足。
实际上,此前名创优品旗下的NOME业务也因商标侵权被诺米品牌于2018年起诉,彼时叶国富对外表示,诺米大部分原始团队出自名创优品,商标侵权案牵扯到商业机密问题,“这个事很复杂”。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中名创优品对此事有了交待。招股书显示,2019年5月其董事会便批准在一年内处置NOME业务、Mini home业务、MINISO非洲业务和MINISO德国业务,这些业务在2020财年已计入已终止业务。
七成营收被抽走,加盟商集体跑路?
如果说不断扩充的商品品类和低价是名创优品的商品优势,其另一大优势则是加盟商体系。
招股书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名创优品国内加盟门店为2526家,直营门店仅有7家。
尽管加盟管理服务费在名创优品的营收中并不占据主力,但庞大的加盟网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出货渠道。
据悉,名创优品营收来源主要为商品销售和加盟管理服务费,招股书显示,最近两个财年内其商品销售营收分别为84.65亿和80.55亿,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0.1%和89.7%;加盟服务管理费分别实现营收6.12亿和5.87亿,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3.4%提升至3.7%。
换言之,名创优品的大部分营收空间是由加盟商撑起来的,然而在名创优品的加盟模式中,加盟商承担的风险要比名创优品大得多。
鳌头财经查询名创优品官网发现,投资商加盟入驻需缴纳特许商标使用金每年8万元,货品保证金75万元,装修则由名创优品提供图纸、装修队、货柜货架,这部分费用也需要加盟商自理。仅以此计算,不算上店面租金、人工、水电、工商等费用,加盟商需要负担的成本就接近一百万。
与此同时,接近七成的营业收入被名创优品录走。加盟规则显示,每天营业额的38%(食品为33%)作为投资商的收入。
在这种加盟模式下,名创优品无需承担大部分经营风险却收获了大量现金流,而加盟商则有可能面临亏损。
鳌头财经了解到,2019年名创优品曾有一波关店潮,彼时关店数量多达850多家,或与门店业绩不佳有关。
“名创优品依靠加盟模式薄利多销提升了营收,但在另一方面如果同区域加盟店铺过多,会压缩各个加盟商的营收空间,即便总体来看对于名创优品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加盟商的积极性,毕竟没人愿意投资不赚钱的店铺。”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低价背后,产品质量问题甩锅供应商
在不断扩充的同时,名创优品屡屡爆出商品质量问题,尽管名创优品一直打着质优价廉的旗号,但目前来看“质优”这一标签需要打上问号。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名创优品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格位于人民币50元以下。鳌头财经了解到,低价源于名创优品在供应链上直接找到工厂大规模供货,一方面降低了出厂成本,另一方面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压缩利润空间。
然而名创优品对于供应链的把控却没有做到严格。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月名创优品壹加壹珠光带刷眼影笔(古铜色)产品被检出有害物质砷过量;同年7月,韩国京畿道保健环境研究院披露,该机构在韩国名创优品店铺内收集的两款腮红检测出重金属锑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今年9月份,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了《2020年第1期化妆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公告显示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代理的一款名为“一步可剥指甲油”的化妆品,检出三氯甲烷含量高达589.449μg/g,是国家标准限值0.40μg/g的1400多倍。
鳌头财经了解到,三氯甲烷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有致癌可能性。在该事件发生后,9月26日涉事店铺店长曾对外回应,表示这些不合格商品去年被抽检责任在供应商。实际上,鳌头财经查询消费投诉平台黑猫发现,其中有不少关于名创优品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
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商品质量出现问题都不能仅仅以一句“责任在供应商”甩锅,而是要加强品控,尽到应有的责任,尤其是品牌形象一直伴随着争议名创优品,更应注重商品质量,别让“优品”最终成为一种讽刺。(本文转载自鳌头财经)
最新评论